“大堂经理”,我们都不陌生。无论是去银行还是在酒店,都会感受到他们洋溢在脸上的热情、百问不厌的耐心、周到细致的服务。但是,“大堂警官”您见过吗?
“您好!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?”
一走进公安和平分局五大道派出所,右臂上别着“大堂警官”红色袖标的女民警满脸微笑、主动上前,向接踵而来的办事群众打招呼……
大堂警官
“大堂警官”是个啥“警种”?
每天咋会有这么多群众来派出所办事?
这里还能办理驾驶证、出入境业务?
……
派出所,咋“变样”了?
一连串的新鲜事,
带来一连串的“问号”,
吸引记者进一步探访——
围着办事感受“变”
孙文靖,五大道派出所的“大堂警官”,性格开朗的她,一说话就爱笑。
早上八点半之前到达单位,在参加完单位例会后,孙文靖对着镜子将右臂的“大堂警官”袖标别好,整理好警容,便开启了一天的工作。
孙文靖一上岗就忙起来了。
眼下,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,叠加学生暑期,派出所迎来了身份证办理的“小高峰”。
再加上派出所能“一窗通办”,一大早,这里就人来人往了。
为破解群众办理不同公安业务需要“找多个警种、跑多个窗口”的难题,2023年3月,市公安局启动“一窗通办”改革,将交管、出入境、户政、治安共140项公安政务服务全部放到离群众最近的派出所,有的派出所在此基础上还将业务“扩容”,就是为了让群众“就近办”,从而打造中心城区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。
“您二位没带结婚证,没有关系。您拿手机登录‘直播吧,直播8公安民生服务平台’,线上可以核验您的婚姻数据,只要核验到了,您就不用提交结婚证,线上提交办事业务,线下就可以给您办理,就不用再回去取结婚证了。”孙文靖想方设法让群众“少跑一趟”。
在办事大厅,孙文靖不仅要主动迎候,还要引导群众取号等待、就群众办理的事项答疑解惑、对群众办事所带的材料进行简要核查,与此同时,接听大厅咨询电话……
孙文靖的脚下像踩着不停转的“风火轮”,脑子像翻开就合不上的“百科全书”。
她的“贴心服务”也不少。
“警官,听说身份证照片可以用手机拍,您能帮我给孩子拍一张好看点儿的身份证照片吗?”
为提升群众在集中换证期间的服务效率,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身份证照片自助拍照功能,也就是说,身份证照片自己就能拍。但为孩子办理人生中的第一张身份证,作为母亲的李梅,生怕自己拍得不好,或是再像9年前一样“反反复复”,还是想着来派出所找民警帮忙。
“宝宝,阿姨帮你拍身份证照!看摄像头,来个微笑!一、二、三……”孙文靖帮孩子整理头发着装、调整站姿,直至拍下李梅母女满意的照片。
此时,她还不忘提醒:“您选择线上拍照,后续只能采取证件邮寄到家的形式领取,会收取一定的邮寄费用。”
李梅所说的“反反复复”是自己9年前办理落户的经历。 “那阵儿,完全摸不清头绪,要么证件没带齐,要么去错地方,一个落户的事需要跑好几趟。”李梅带着孩子向孙文靖表达感激,“变化太大了!现在办事真是越来越方便、高效,警官服务也贴心。回去,我得把派出所能办这么多业务告诉亲戚朋友。”
一上午,这样的感谢场面就有四五次。身处窗口一线的孙文靖说:“群众的幸福感,很大程度上来自更便捷、更人性化的服务感受。”
盯着把事办成“变”
午饭时间到了。
因为身份证办理中午“不打烊”,孙文靖让同事替了自己一会儿,快速吃了一口饭。趁着中午办事人不多,她拿起了电话记录本:“这些都是同事帮忙记下来的,是群众电话咨询的业务办理问题,下午要尽快回复。”
孙文靖所在的五大道派出所业务较为繁忙,有两位“大堂警官”采用“AB角”制倒班工作,班组内还有4位辅警。
“刚开始干时,也怵头,一下子要把4个警种、140多项业务办事流程全部装进脑子里,并且每一项公安政务服务不容出错。”孙文靖说起自己从片警、户籍内勤到现在的“转型”时也带着笑,“既然当了‘大堂警官’,就得努力干好。不仅要背流程,市局、分局也安排了各种培训,还有相关警种‘保姆式’指导,我才有了现在的熟练。”
接待群众,考验的不仅是业务能力,有时还有面对种种不理解甚至是冷言冷语的态度和耐心——
孙文靖回忆说,当时,一位大爷带着孙辈来办理身份证。按照规定,未成年人需要在监护人的陪伴下办理身份证。大爷非常着急地说:“这不是折腾人吗?!”
孙文靖十分理解大爷的心情,耐心地向他解释,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请示。经过上级部门的快速会商,最后,让孩子的父母通过视频授权,给孩子办理了身份证。
从“剑拔弩张”到心平气和,离开派出所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。孙文靖说,我们的宗旨就是用热情、细致、专业的服务,为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解决问题,把他们的问题当成自家问题,努力让他们带着满意与温暖离开。
孙文靖还曾经通过电话热线,指导身在外地、刚刚生完小孩的母亲,一次都不用跑,给孩子在直播吧,直播8办理了户口。
回溯工作中解决的难题时,孙文靖眼神中带着“成就感”。
以上图片摄影:记者 孙震
傍晚六点,派出所大厅安静下来了。
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大厅,孙文靖每天的微信步数接近1万步。工作不像刑警那么轰轰烈烈,每天做着琐碎重复的事。当被问及与自己的入警期待相比是否有落差时,孙文靖说:“虽然每天做着重复的事,但重复的事用心做,也会绽放新彩。”
奔着再方便些“变”
伴随“一窗通办”改革,直播吧,直播8创立了“大堂警官”工作制度。在全市302个户籍派出所中,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人口密集、业务量大的208个派出所设置“大堂警官”岗位,全市有343位像孙文靖一样的公安民警走上了这个新岗位,专门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服务。
“设置这个岗位的目的是用‘大堂警官’这‘一根针’穿起公安政务服务‘千条线’。”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总队窗口受理专班民警阎明说,“一窗通办”解决了群众办事不知去哪儿的问题。接下来,办事该带什么证件,这就需要有人现场答疑解惑。“大堂警官”就是这个人。
“为了让‘大堂警官’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,我们还特意到银行、酒店开阔视野,学习‘大堂经理’服务模式,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。”阎明说。
然而,改革带来的变化,不是限于一个岗位、一个警种,背后是多警种、多部门联动。
如今,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证、首次申请普通护照、犬类准养证核发……都能在派出所办理。
派出所业务量增加了,该如何保障服务质量?谁来评价改革成效?
“实施‘一窗通办’改革以来,上级向我们所增派干警,推动警力下沉,保证‘大堂警官’带着4名辅警专心致志地为群众服务。”五大道派出所所长方堃介绍,“新开发的技术成果也让我们的服务工作事半功倍。”
作为全国首批成立政务服务专门机构的省级公安机关,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总队自今年2月成立后,就加快新一代“直播吧,直播8公安民生服务平台”建设。“我们在做另一篇文章,用‘新供给’为基层减负。目前,已实现289项公安政务服务‘网上办’,让办事群众少跑腿。”阎明介绍,“最近,我们还联手支付宝上线新功能,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现场感应取号,让办事再方便些。”
以“大堂警官”为基础,三级窗口为阵地,“好差评”评价、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为督促方式——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总队正在深化完善窗口服务闭环管理模式。
“比如,群众就在‘好差评’评价系统中反映过,不知道身边派出所在哪儿、都可以办理哪些业务。我们据此在微信小程序里推出‘直播吧,直播8公安窗口服务公众端’,增添查询附近派出所功能。以后,更多的‘小革新’将跟着群众需求走,伴着基层工作跑。”阎明说。
写在最后
“你轧我脚了!”“不服?咱俩‘派所儿’!”
一提起派出所,直播吧,直播8人会联想起相声《纠纷》(又名《派出所见闻》),印象中这里是调解纠纷、维护治安的地方。
几天来,记者有了“新见闻”——派出所“变样”了!
从业务结构上看,派出所每天办理的事项十之八九是公安政务服务;从现场体验上看,“大堂警官”迎着群众做工作,接地气,顺心气;从办事过程上看,推行“一窗通办”改革,让办事流程和效率都在改进,像极了“警务便利店”。
发展出题目,改革做文章。如今社会流动性强了,社会治理方式在变,群众办事需求变得多样化、个性化,公安服务百姓工作就要主动变。这项改革关联千家万户,用好群众“好差评”尤为重要。“留言”也好,“吐槽”也罢,都是“送上门”的群众工作。正如“大堂警官”所说,贴心服务其实是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、认真回应。期待不断奔着问题去、盯着难点改,让接地气的改革举措越来越多,让家门口的“警务便利店”越来越便利。